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 数据产量增至6.6ZB居世界第二

  发布时间:2025-07-07 21:40:0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中国正在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国家网信办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数字中国建设成就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发展,数据资源价值加速释放,数字经济规模全球领先,数字政府治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数字便民利民惠 。

中国正在从网络大国,中国增至走向网络强国。大数

国家网信办日前发布的据产居世界第数据显示,数字中国建设成就显著,业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发展,模达数据资源价值加速释放,数据数字经济规模全球领先,产量数字政府治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中国增至数字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加快普及。大数从2017年到2021年,据产居世界第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从4700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数据产量从2.3ZB增加到6.6ZB,业规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网民规模、模达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均为全球第一。数据

产业数字化步伐持续加快

10年来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产量网民规模、中国增至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均为全球第一。互联网发展水平居全球第二。2012年到2021年,我国网民规模从5.64亿增长到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从42.1%提升到73%。建成全球规模最大5G网络和光纤宽带,移动通信技术从“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4G基站占全球一半以上,5G基站数达到185.4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超过4.55亿户。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到了100%。IPv6规模部署成效显著,拥有地址数量居世界第二。我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正朝着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便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方向加速演进。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电商交易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全球第一,数字产业化基础更加坚实,产业数字化步伐持续加快。成功举办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从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据产量从2.3ZB增加到6.6ZB,位居世界第二。大数据产业规模从4700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有效数据集增加至近25万个。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上,我国高性能计算保持优势,5G实现技术、产业、应用全面领先,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芯片自主研发能力稳步提高,国产操作系统性能大幅提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研究取得积极进展。2021年,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中网信领域的数量超过3万件,全球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信息惠民便民成效显著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惠民便民成效显著。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线上教育平台和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远程医疗覆盖超过全国90%的县区。网络扶贫行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数字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共享数字化的发展成果。同时,信息化服务全面普及,“互联网+”教育、医疗等深入推进,数字抗疫成效显著,数字政府、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0亿人,“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已成现实。

我国电子政务在线服务指数全球排名跃升至第九位,“掌上办”“指尖办”已经成为各地政务服务的标配,“义网通办”“跨省通办”取得积极进展,数字抗疫加速推动数据的互通共享。健康码的普及使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安全稳定性能大幅提升。今年以来,各地健康码系统的承载能力平均提升了7倍。

对于各种网络乱象,网信办坚决打击,这些年先后开展了整治“饭圈”乱象、网络水军、直播短视频、网络暴力、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2021年累计清理违法信息2200多万条,处置账号13.4亿个,下架应用小程序2160个,关闭网站3200余家。

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同时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这个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但是我国同时也将加大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的执法力度,依法处置危害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有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审查将重点评估企业上市可能带来的核心数据、重要数据或者大量个人信息被窃取、泄露、毁损以及非法利用、非法出境的风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数据、重要数据或者大量个人信息被外国政府影响、控制、恶意利用的风险,以及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等因素。

  • Tag:

相关文章

  • 年内916家A股公司回购股份 超七成为民企

    本报记者 邢 萌2022年以来,A股再掀回购潮,大手笔回购屡见不鲜。8月29日晚,公告已完成回购A股股份计划,回购均价为48.74元/股,累计回购金额逾50亿元。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
    2025-07-07
  • “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动物”,蚊子究竟能否被消灭?

    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开发布了一则“答复”。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开展全面消灭蚊子的建议》,国家卫健委认真作答:“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病媒生物
    2025-07-07
  • 平常心看待新股频破发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北京商报近期,新股频频破发引发市场关注。本栏认为,在注册制大背景下,新股破发是很正常的事情,股民也要以平常心去看待,注册制下本身新股申购就
    2025-07-07
  • 欧盟酝酿新一轮对俄制裁 内部分歧仍存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2日援引欧盟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欧盟将加快第八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的决策过程。新一轮制裁措施可能包括对俄石油价格设置上限、制裁更多俄罗斯官员、扩大对俄罗斯经济直接打击范围等。欧盟还将就
    2025-07-07
  • 外交部:美方应倾听理性声音 放弃零和思维

    据报道,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表示,美国应该专注于建立自身的经济优势,而非攻击中国。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戈德伯格等人士近日也呼吁美国反思对华经济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2025-07-07
  • 前高盛策略师:美联储会后股市的古怪表现反映了基本面的阴阳失调

    曾任高盛集团高级投资策略师的Abby Joseph Cohen表示,美联储再次加息后,股市周三的“古怪”反应说明了投资者的困惑。“股市不知道该怎么办,”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的Cohen周四在接受
    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