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教育投入钱用到了哪儿?教育部:一半以上用于教师工资待遇

  发布时间:2025-07-08 04:38:45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这是我国在2012年首次实现、又连续10年巩固的一个目标。”9月27日,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在发布会上说道。“这十年,尤其是疫情以来的 。

原标题:十年教育投入钱用到了哪儿?年教教育部:一半以上用于教师工资待遇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这是育投用到育部用于我国在2012年首次实现、又连续10年巩固的入钱一个目标。”9月27日,儿教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在发布会上说道。半上

“这十年,教师尤其是工资疫情以来的近几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加大、待遇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年教但对教育的育投用到育部用于财政投入始终坚持逐年只增不减。”郭鹏介绍,入钱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十年累计支出33.5万亿元,儿教年均增长9.4%,半上高于同期GDP年均名义增幅(8.9%)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幅(6.9%)。教师“尽管这一比例不同年份有高有低,工资但始终没有低于4%。”

郭鹏进一步解释,不管是总投入,还是财政性、一般公共预算、非财政等渠道用于教育的钱,十年都翻了一番。其中,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2011年是2.4万亿元,2021年达到5.8万亿元,是2011年的2.4倍,年均增长9.3%。

生均财政保障水平也大幅提高。郭鹏称,2021年全国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幼儿园9506元、普通小学12381元、普通初中17772元、普通高中18809元、中职学校17095元、普通高等学校22586元,分别是2011年的3.3倍、2.2倍、2.4倍、2.5倍、2.1倍、1.5倍。

其中,幼儿园年均增长12.6%,在各教育阶段中增幅最高、增速最快;普通小学年均增长8.3%;普通初中年均增长8.9%;普通高中年均增长9.8%,增幅仅次于幼儿园,支出水平仅次于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年均增长7.9%;普通高校尽管年均增速最低、为4.1%,但支出水平最高,超过2万元。

这十年教育投入,仅增量就有3万亿元,平均每年增加3000亿元。这些钱都用到了哪里?郭鹏概括为“三个一半以上”:各级教育中,一半以上用于义务教育;各项支出中,一半以上用于教师工资待遇;各个地区间,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

具体而言,一是把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优先保障。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用于义务教育的经费,2021年达到2.3万亿元,年均增长8.9%;十年来,占比始终保持在一半以上,在各级教育中比重最大;二是把学前教育作为“短中之短”优先补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学前教育的经费,2021年达到2700亿元,年均增长20.6%,在各级教育中增长最快;占比达到5.9%,比2011年的2.2%提高了3.7个百分点。

三是把“三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坚中之坚”优先支持;四是把“建档立卡”等深度贫困学生作为“困中之困”优先资助;五是把教师工资待遇作为“本中之本”优先落实。郭鹏表示,在各项支出中,用于教职工人员支出的占比最高,2021年达到61.6%,比2011年提高12.9个百分点,提高幅度最大;年均增长12.1%,显著高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平均增速。

  • Tag:

相关文章

  • 证监会戴钦公: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

    在2022年论坛年会平行论坛“治理体系与金融稳定”上,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办公室副主任戴钦公表示,证监会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戴钦公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证监会共对证券期货违法
    2025-07-08
  • 浙江杭州斥资440万倒查房企买地钱,业内:此时倒查很难发现问题

    来源: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月芹在9月15日杭州本年第三轮供地开拍前,一则政府采购公告搅动着土地市场神经——杭州土地部门将对去年第二批次以来的地块购地资金进行倒查。9月9日,浙江政府采购网披露
    2025-07-08
  • 双向波动是常态 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单边市”

    转自:中国证券报在险些“破7”后,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迎来反弹。业内人士分析,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主要是受国际外汇市场波动影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已是常态,短期涨跌是正常现象,不会出现“单边市”,
    2025-07-08
  • 让个人信息“非必要不收集”更具可操作性

    转自:工人日报据9月12日《武汉晚报》报道,武汉市民邵先生想在麦德龙超市购物,由于非会员无法消费,所以注册了一个临时会员,其间他按工作人员要求输入了个人身份证号码,事后却疑惑超市如此要求是否不妥。对此
    2025-07-08
  • 信用卡、贷款代理投诉黑产成风 多家银行应声“宣战”

    来源:北京商报“信用卡还款别担心,代理投诉除息费”“协商还款减免部分欠款金额百分百成功”……当你正在因过度消费而背负巨大的还款压力时,看到这样的广告是否会动心?殊不知这些所谓的代理投诉、代理维权背后潜
    2025-07-08
  • 让个人信息“非必要不收集”更具可操作性

    转自:工人日报据9月12日《武汉晚报》报道,武汉市民邵先生想在麦德龙超市购物,由于非会员无法消费,所以注册了一个临时会员,其间他按工作人员要求输入了个人身份证号码,事后却疑惑超市如此要求是否不妥。对此
    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