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和中国做生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企业的选择
在日前举行的国际国柏林机械工程峰会上,与中国保持贸易往来成为一个热点话题。锐评德国总理朔尔茨再次明确表示支持全球化,和中指出“脱钩”是生意完全错误的答案,并且强调要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越越业许多国家“做生意”。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直言,多国与中国“脱钩”不是家企欧盟企业的选项,中国是选择一个重要的增长市场和供应来源。
在某些国家鼓吹“脱钩”、国际国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不断加剧的锐评背景下,这些欧洲官员的和中理性声音值得外界好好听一听。从他们的生意话中不难看出,“和中国做生意”之所以成为越来越多国家企业的越越业选择,中国作为“世界市场”和“世界工厂”的多国地位是两个重要因素。
中国市场规模有多大?家企它有着11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以及14亿多消费者,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而且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这不仅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还有不到一个月,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要举行了,届时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80家,回头率近90%。预计将有更多国家的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全球重要供应来源地的地位不可取代。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正如西班牙IE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菲利克斯·巴尔迪维索指出,“作为全球制造强国、贸易强国,中国外贸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这意味着工业发展获得更多科技动力,产业链优势也更加明显。今年7月,德国巴斯夫公司宣布将继续推进在中国广东建设大型生产基地——到2030年,该公司计划对该项目投资100亿欧元。这是德国企业界持续“看多中国”的缩影。
多年来,中国与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国家保持了良好的经贸往来。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德国的全球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8个月中德贸易额达1550亿美元,继续保持增长。德国也是中国在欧盟最大的外资及技术引进来源国。自2020年以来,中国连续两年保持欧盟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去年中国和欧盟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数字说明了一切:中欧经贸合作为双方发展提供了积极助力,这一互利共赢的势头应当长期保持下去。
当地时间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将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7%,较7月预测值降低了0.2个百分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正为世界提供难能可贵的“确定性”。
中国官方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主要指标总体改善,外媒纷纷用“超预期”来形容。从长远看,中国自身的发展前景是确定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确定的,中国继续加强与各国经贸合作的态度也是确定的。
“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正以持续扩大的开放、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欢迎八方来客,也正以合作共赢的理念走向世界,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源源不断的“”。
(国际锐评评论员)
(责任编辑:热点)
- 年末排名战打响,“独门重仓股”大涨!由“锂”转“芯”,这家公司净利大增143%!
- 前瞻美联储9月会议:75基点预期被消化,利率终点恐远高于4%?
- 2022年二季度黑山经济增长12.7%
- 接连加息祸乱全球,输出通胀转嫁危机,美元霸权激起全球公愤
- 乌克兰全境进入停电状态 首都基辅暂停供水
- 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为LPR下行积蓄空间
- 乌克兰又一核电站遭到袭击?
- 腾讯音乐香港二次上市,不募资不发行新股
- 亚洲金融高峰论坛暨亚洲金融智库2022年会 在京成功召开
- 下周三起,上海地铁能用支付宝微信刷码乘坐了,可一码通行
- 保险代理人两年半流失逾400万,险企招聘季瞄准哪类人才?
- 9月LPR保持不变业内预计四季度仍有调降空间
- 上市公司并购惨案!为完成业绩对赌虚增利润5.1亿,5人合同诈骗被判刑!
- “口罩第一股”稳健医疗疫情业绩红利逐渐消失,豪掷逾19亿元“买买买”能否促成第二成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