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十年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实现“四个翻番”
9月27日,四个翻番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教育这十年”“1+1”系列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表示,部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国教比例达到4%,这是育经我国在2012年首次实现、又连续10年巩固的费投一个目标。
郭鹏介绍,入实这十年,四个翻番尤其是教育疫情以来的近几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加大、部年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国教但对教育的育经财政投入始终坚持逐年只增不减。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十年累计支出33.5万亿元,费投年均增长9.4%,入实高于同期GDP年均名义增幅(8.9%)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幅(6.9%)。四个翻番尽管这一比例不同年份有高有低,但始终没有低于4%。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4%带动教育投入基数持续加大。不管是总投入,还是财政性、一般公共预算、非财政等渠道用于教育的钱,十年都翻了一番。
概括起来是“四个翻番”:第一个翻番是“总投入”。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2011年是2.4万亿元,2021年达到5.8万亿元,是2011年的2.4倍,年均增长9.3%。
第二个翻番是“财政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11年不到2万亿元,2021年达到4.6万亿元,是2011年的2.5倍,年均增长9.4%。
第三个翻番是“一般公共预算”。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2011年是1.6万亿元,2021年达到3.7万亿元,是2011年的2.3倍,年均增长8.8%。
第四个翻番是“非财政性”。全国非财政性教育经费,2011年只有不到6000亿元,2021年达到1.2万亿元,是2011年的2.3倍,年均增长8.6%。
经过十年的努力,教育投入基数的基本格局是:总投入超过5万亿元,接近6万亿元;财政性超过4万亿元,接近5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超过3万亿元,接近4万亿元;非财政性超过1万亿元。
郭鹏还表示,“基数大了,意味着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厚实了。也可以说,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教育的‘家底’也是一个小康的‘家底’。”
郭鹏说,这个“家底”,概括起来是“三个80%”。第一个“80%”是,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80%来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第二个“80%”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80%来自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第三个“80%”是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中,80%来自地方。十年来,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责任编辑:焦点)
- 北京市朝阳区149家保供超市、3500余个便民网点加强生活必需品供应
- 黑猫3月数据说 | 教育培训行业3月投诉量增长近一倍
- 涉嫌超标排污 华润雪花啤酒聊城公司被罚
- 防奥密克戎,必须戴N95口罩?专家:熔喷布口罩就有效
- 三甲医院医保飞检曝出重重问题,原院长涉嫌受贿3000多万,心内、骨科成监管“风暴眼”
- 今天是上海货车司机王金平在江苏的第25天,也是他住在车上的第25天
- 《神奇动物3》热映 周边产品受捧
- 香港两大主题乐园将于4月21日重新开放
- 上海市进一步加强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
- 稳链强链承压而上:疏堵点解难点 保供稳产精准发力
- Mac mini或将迎来更新 可能还不止一款
- 国家税务总局:3月份累计办理缓缴税费2567亿元
- 央行公开市场持续净回笼下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能维持宽松吗?
- 深圳企业4月5月电费享10%补贴 年底前完成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