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择一业精一事,选专业不必纠结于“冷热”
话题“专业选热门的冷热还是热爱的”,这两天登上了热搜,马上阅读量高达1.5亿。评择
高考放榜之后,业精于如何填报志愿又成了考生和家长关注的事选焦点话题。兴趣爱好、专业就业难度、不必收入预期、纠结家长意见、冷热自我定位……诸多因素纠缠在一起,马上理想与现实的评择激烈碰撞,往往使填报志愿成了一件令人极度纠结之事。业精于或者是事选分数的制约,或者是专业就业前景的考量,或者是不必自我认识的局限,或者是家长的不同意见……真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近期,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未来就业前景和院校名气最受受访高考生看重。57.3%的受访高考生纠结选热门专业还是兴趣专业;91.3%的受访高考生希望大学所学专业能令自己受益一生。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填报志愿无非就是寻求兴趣爱好与现实的有机融合而已,只要抓住这个牛鼻子,选择起来就不是难事。然而问题就在于,明确兴趣和界定“热门”,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尽量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这是许多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和谆谆告诫。但对于不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孩子而言,准确把握自己的爱好特点绝非易事。即便心中有了“主见”,还要考虑到因个人经历见识等方面的局限,对于那些未能亲身感受过的专业,所谓的喜欢与讨厌到底是不是经得起推敲。
更让人头痛的是,在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唯一不变的是一切都在改变”,专业也常常“冷热转换”,令人无所适从。
谁都知道要顺应潮流,把握潮流,但问题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潮流。潮流常常是长期坚守之后的“妙手偶得之”,当你知道是潮流的时候,恐怕就已经不再算是潮流了。
考大学选专业,热门与否常常是权衡的核心标准,但问题是当你奋不顾身地投入于“热门”的怀抱时,热门很可能已经不再“热”,而原先的“冷门”说不定已始料不及地成了“热门”。所以,热门与否作为一个现实考量,固然不可或缺,但从本心出发,坚守本真与志趣,或许更适宜作为选择未来发展方向时的核心标准。
回想起笔者二十多年前填报志愿的情形,作为一个懵懂无知的农村孩子,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听起来热门,也相对好找工作的专业排在前面,为了确保跳出“农门”,最后将最不喜欢的师范作为“保底”。然而造化弄人,却偏偏被当时招生形势极其严峻的绝对“冷门”收罗门下。
但是,祸兮福之所倚,当我踏上中学讲台之后,教师行业逐渐转“热”,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渐渐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一份特殊的情感,爱上了这份自己当初最不愿意就读的专业,真可谓“填错志愿入对行”。
择一业精一事终一生。总之,除了对自己真心“喜欢不起来”的专业,其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兴趣+现实”的最大公约数原则填报,至于最后的归宿,顺其自然即可。一言以蔽之,选择专业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只要是自己不讨厌的行业,真的全身心地投入了,或许就会别有一番天地。
(责任编辑:娱乐)
- 爱立信将在英国投资6G网络研究
- 中国跑鞋江湖大洗牌:国外品牌耐克仍在王座,亚瑟士掉队,国产品牌特步增势猛进,李宁或有大动作
- 意大利前参议员:美西方为霸权挑起冲突 不断拱火
- 美得州两架二战时期老飞机相撞坠毁 现场画面曝光
- 连年亏损、债台高筑的银宝山新要易主 前三大股东纷纷出逃
- “放任传言”收罚单,众泰汽车的警示函里藏着“未解之谜”
- 多家公募基金通过个人养老金业务平台验收测试 相关产品和销售机构名录近期将发布
- 央行最新发布!10月新增信贷、社融增量均不及预期 这一数据却表现不俗!专家:政策加码空间已打开
- 湖北银保监局局长刘学生: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精准性显著增强
- 2023地方债提前下达,多地拉起防风险红线
- 北京西城新增感染者7名,风险点位公布
- 北京11月11日新增本土68+48 含12例社会面筛查人员
- 逾7亿元资产遭查封冻结拒绝披露 ST星源八名董监高被警告及罚款
- 中央气象台今日6时发布暴雪黄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