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3000名基金经理中脱颖而出
截至8月底,名基我国公募基金经理数量突破3000名。金经从1998年启航以来,理中历经24年的脱颖发展,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已突破1万只,而出资产管理规模突破27万亿元,名基基金经理人数也突破了3000名,金经公募行业可谓驶入了发展快车道。理中
对于公募行业来说,脱颖基金经理数量突破3000人,而出堪称行业发展蔚为大观的名基标志之一。行业起步之初,金经只有2只规模各为20亿元的理中基金,基金经理也只有两位,脱颖分别是而出国泰基金的徐智麟和南方基金的杜峻。
在资产管理行业,公募基金是“金融王国皇冠上的明珠”,想要进入,需要迈过很多硬性门槛。
首先是学历背景。就目前而言,公募行业招聘通常要求应聘者是“清北复交”等名校的毕业生,最好还要有理工科和金融学科的双重学历背景。而面向海外高校的招聘,则要求应聘者必须毕业于常青藤名校或者是世界知名高校。
其次是投研历练。只有在公司内部的研究员团队中脱颖而出,才能担任基金经理。不为人所知的是,基金公司投研工作的强度非常大,不仅要阅读上市公司各种公告,还要参加各种论坛讲座,重点跟踪的标的还必须深入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等等。而上述努力仅仅是基础性工作,最关键的是要把研究落到实处。研究员推荐的投资标的只有在市场上表现优异,才有机会成为基金经理。
即使担任了基金经理,同样面临很大压力。跌宕起伏的股价走势、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众声喧哗的各种杂音,都给基金经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由于开放式公募基金产品要求每日披露净值,这意味着基金经理的每日成绩都要被投资者检视。短期业绩欠佳时,投资者、销售渠道乃至媒体的报道等,也都会给基金经理带来压力。
那么,如何从3000名基金经理中脱颖而出?想要在同样是学霸的同行中胜出,这或许已不单单是投资能力的比拼。因为无论多么聪明的基金经理,也绝对不敢保证能拿到年度冠军。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的是,部分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非常糟糕,不仅严重落后于同行,也严重落后于指数。这让我们难免心生疑惑:为什么有些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会这么差?
首先是考核体系。尽管都在强调长期考核,但长期考核也是短期业绩叠加而来的,而且业绩往往和基金规模挂钩。因此,一旦过于关注短期业绩,基金经理的操作难免不受影响。
其次是基金经理的心态。我们通常会嘲笑散户追涨杀跌。事实上,热衷追涨杀跌的基金经理同样不少。在理解了投资本质的基础上奉行长期主义的基金经理其实并不多。
某种意义上说,在投资领域,长期主义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是股神巴菲特,他95%的财富都是在其60岁以后取得的。如今他已经92岁了,在股东大会上依旧精神矍铄。
在资产管理行业,活下来,活得久,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百科)
- 法驻华大使:马克龙希望再次访华
- 哈工智能去年巨亏5.88亿,离奇收购背后还有多少雷?
- 北京朝阳:从即日起暂停各类校外培训机构所有线下课程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2736+20634例,新增死亡12例
- 银行板块涨0.47% 中信银行涨4%居首
- 屋漏偏逢连夜雨!阳光电源外部董事失联,业绩爆雷后遭券商下调盈利预测
- 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半月 4202亿税款退至纳税人账户
- “各国囤粮”结果是什么?全球最大食用植物油出口国突然宣布:禁止食用油出口!
- 解析六大行半年报:贷款增量创新高 资产质量总体向好
- 涉房不良增80%、财富管理收入降11% 招行人事更迭后面临哪些挑战?
- 北京朝阳暂停校外培训机构所有线下课程
- 刘畊宏爆火的幕后推手
- 中国和卡塔尔都宣布了!27年!
- 业绩实惨!顶流基金经理谢治宇一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