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头版:中国汽车产业加速迎来新“蝶变”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在全球百年造车长河中,蝶变中国汽车产业曾一度扮演着“追随者”的证券中国角色。但随着智能电动浪潮席卷,时报在全新的头版产业变革中,中国汽车品牌已逐渐“弯道超车”,汽车阔步迈向世界汽车舞台中央,产业实现从整车产品到核心零部件再到创新技术以及产业链、加速供应链的迎新全面“走出去”。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蝶变今年前8个月,证券中国中国汽车出口量已超越德国,时报跃居全球第二。头版出口量增长的汽车同时,中国汽车产业链上的产业企业也在谋求“质”的飞跃。最明显的加速现象便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集体进军汽车发源地——欧洲,其中既有等新能源汽车龙头,也有蔚来、小鹏这样的造车新势力,更有、蜂巢能源一类的核心零部件企业。此外,中国的汽车产业链上企业也在悄然掀起一场“技术反向输出潮”。
近年来汽车产业链技术反向输出的案例已不胜枚举。无论是雷诺与吉利的合作,还是丰田与比亚迪的“牵手”,抑或是广汽埃安向广本等合资公司的产品导入,以及BE21纯电平台向海外公司的技术授权……众多鲜活的案例已表明,那个“以市场换技术”的时代已彻底翻篇。
如今,在以智能电动化为主角的赛道上,中国汽车产业不仅走在全球汽车产业前沿,更实现了技术引领,部分跨国车企甚至必须依托中国的电子电气架构、平台技术、车用操作系统、三电技术、大算力芯片等以实现自身的转型。
不久前,大众汽车集团耗资24亿欧元,推动旗下的软件公司与中国芯片企业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再度印证了上述现象。业内普遍认为,大众此次史无前例的合资合作,看中的已不仅是中国的市场容量,更是中国在智能电动汽车新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力和技术实力。
技术实力的上升,也为中国在世界汽车舞台上赢得了更强的话语权。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自动驾驶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组织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共同进行的系统规划。从产品出海欧洲腹地,到技术实现反向输出,再到成为自动驾驶等前瞻领域的标准定义者,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在借势智能电动汽车大潮,深度牵引着全球汽车业的逻辑演变。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在全球减排降碳的大背景下,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已高度确定。中国汽车产业如何继续以先行者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是当前产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把握技术反向输出的优势,攻克产业链尚存的堵点、难点,进一步巩固汽车出海的成果,强化中国汽车产品的品牌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汽车产业在全球舞台上将迎来一次新的“蝶变”。
(责任编辑:知识)
- 工行上半年新增境内人民币贷款创新高
- 应急管理部:集中力量排查重点场所消防隐患 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 德国经济部:“北溪-1”天然气管道压力下降
- 克宫:俄方仍准备与乌谈判,但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保持不变
- 海南:更大范围内试行“零关税”和“低税率”政策
- 1.24亿元!这家券商1.1亿股股权,终于有人接手了
- 山东银保监局局长邢桂君:十年来辖区存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7%和11.3%,总量达到11.6万亿元和9.4万亿元
- 电动化大势所趋 超豪华汽车品牌艰难转型
- 吴万善:探索新模式 激活新动能 构建农信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 乐视系商标再被拍卖,908件84万起拍,第一批商标曾拍出1.31亿天价
- 英国币钞开始“改头换面” 新老君主肖像将并行多年
- 美航天器“故意”撞击近地小行星 测试地球防御技术
- 铜道控股重新符合纳斯达克持续上市标准
- 据疫情防控要求,大兴机场廊坊、涿州城市航站楼明起暂停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