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乱象:打着银行旗号,合同埋“坑”专骗信用不好客户 相关部门称监管存空白
【贷款中介乱象:打着银行旗号,坑合同埋“坑”专骗信用不好客户 相关部门称监管存空白】近日,贷款打成都市民钟某找贷款中介公司贷款的中介经历,经报道引发关注。乱象多位市民向记者反映曾遇到类似情况:“贷30万被收7万多”“贷29万被收8万”······记者调查发现,银行用这些贷款公司有着相似的旗号“套路”:先以低价贷款手续费吸引贷款者;放款后,又以“走账”“走流水”为由收取巨额服务费;消费者还款时,合同好客户相再以合同为由设置障碍。埋专门而实际上,骗信这些贷款项目,关部消费者自行就可以办理,监管并不需要“中间商”。存空一名前贷款公司从业人员自曝,坑中介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服务”贷款者,贷款打从而赚取高额费用。中介“签的合同里有很多坑”,但他们会“绕着弯去讲”,避免向客户提到具体收费项目。据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经常接到此类投诉,但金融局只负责监管小额贷款公司,由于上述第三方中介公司并非正规小贷公司,不属于他们管辖的范畴。遇到这类投诉,他们只能建议贷款者通过报警以及司法途径解决。该工作人员介绍,有放贷资质的机构只有银行和正规小额贷款公司,所谓正规的小额贷款公司即在公司名称中含有“小额贷款”字样的公司,在经营范围一栏明确标注有“发放贷款”一项。据青羊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若是咨询公司收取咨询服务费,从相关法律来讲,并不违法,即便很高。该工作人员表示,从法律职责上来讲,法律未授权这一监管,因此工商部门无法介入。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若真的存在监管空白,他们作为工商部门最后才会进行兜底查处。但按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超经营范围”来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才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此类公司一般都是新注册的公司,在“出事”后,他们会第一时间注销公司以规避法律法规的处罚,“公司注销之后,主体就消亡了。”工商部门也无法对其立案查处。银保监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来讲,正规贷款途径主要是通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这样才受监管。”若向商业银行贷款,银行不会以任何理由向个人客户收取贷款咨询服务费。银保监工作人员也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易通过网络平台借贷、不要间接地做贷款申请。网页上出现的贷款相关弹窗广告,也不要随意点击。有贷款需求,应主动对接商业银行、农信社等正规渠道。
(责任编辑:综合)
- 卡塔尔传奇太后,默默掌控全局
- 胖东来也被东北农嫂“绊倒”,农产品销售的水有多深?
- 毛宁: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10年稳步上升
- 工行完成与多国数字货币真实交易测试 银行IT厂商或迎重大机遇
- 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环比增长15.89%
- 重磅!政策行国有大行股份行等十余家被通报,最大罚单超4000万!外汇局警示银行合规经营
- 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放宽 哪些城市符合条件?
- 燕连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
- 搭上新能源快车,这个赛道站上“风口”
- 李想“放飞自我”连推新车 理想L8 “小三居”、L7“大两居”恐致理想陷两难选择
- 成交量环比增长超70%!9月A股发生3023笔大宗交易,机构抢筹这些个股
- 中国创意数码延迟刊发2022年经审核全年业绩
- LPR连续三月“按兵不动”,5年期以上LPR年内仍有望下降
- “从鱼到人”演化过程长达5亿年左右 化石揭秘人类演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