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大跳水” !为什么今年寒潮来得这么早?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大跳水3日至6日,气温强冷空气将继续南下,今年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普遍下降8℃至12℃,寒潮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得早东北地区、大跳水陕西大部、气温山西北部和南部、今年京津冀、寒潮黄淮、得早江淮、大跳水湖南中北部、气温江西北部、今年安徽南部、寒潮江苏南部、得早浙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降温12℃至16℃,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8℃以上。
10月3日,夕阳照亮北京CBD的高楼建筑群。据天气预报显示,北京当天冷空气影响逐渐显现,阵风可达七级左右,夜间最低气温预计将降至8℃。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摄
中央气象台2日发布今年下半年首个寒潮预警,这也是2010年中央气象台启用现行预警发布机制以来,下半年发布的最早寒潮预警。为何今年寒潮来得这么早?
在气象学中,寒潮有严格的“门槛”。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超过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超过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超过12℃,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4℃的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
因此,冷空气的强弱取决于冷空气本身的强度和受影响地区的基础气温。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说,“下半年的首个寒潮预警其实并不严格符合中央气象台寒潮预警标准,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低气温并未降到4℃,也就是说不够‘寒’。”“但由于前期温度较高,强冷空气带来的温度降幅较大,虽然南方不够冷,但北方多地已经达到寒潮发布标准,考虑到综合强度和可能的高度影响,中央气象台还是发布了预警。”
张涛表示,这样的预警发布可以说是既破格又合规:破格在于指标略不足,合规在于预警发布规范中,特别针对此类指标不足的情形给出了可以酌情发布的规定。
气温“大跳水”可能是未来几日公众对于假期天气变化的直观感受。张涛提醒,公众需及时关注相关预报预警信息,注意添衣保暖,做好应对大风降温天气的准备,谨防冷热交替引发身体不适。江河湖面的风力较陆面更大,在水面游玩时要考虑大风影响。
此外,受持续降雨影响,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等地局地发生地质灾害、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高,建议公众尽量避免前往山区、河谷等区域游玩。
(责任编辑:焦点)
- 服贸观止|2022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北京顺义·首都产业金融中心理财规模超1万亿元
- “踩雷”安信信托!大连银行拨备计提压力较大,上市之路遇阻
- 中部地区消费报告:六省社零总额超5万亿!江西湖北增速亮了
- 理想汽车:预计下半年供应链稳定,将加强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
- 青少年蓝皮书发布,看视频位居未成年人网络使用行为榜首
- 遭遇惨淡春节档,香飘飘半年营收降两成,中报已连亏三期
- 7月金融数据缘何走弱? 提振需求政策进一步发力
- 天然气短缺,德国拟出台更严格节能措施,疫苗瓶供应或受威胁
- 花旗:维持腾讯买入评级 目标价468港元
- 吃火锅不选海底捞了?“火锅一哥”上半年预亏逾2.25亿元
- 欧央行推行货币政策正常化:原因及挑战
- 21社论丨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 上交所:“质”在世界一流交易所 硬科技集聚添活力
- 业务举棋不定、大股东套现离场、亏损尚无止境,寒武纪何时等来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