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要求地方申报2022年第三批专项债项目,新基建、新能源项目纳入申报范围
原标题“21独家|监管要求地方申报2022年第三批专项债项目,监管基建新基建、求地新能源项目纳入申报范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 上海报道 记者从多位地方发改、报年报范财政人士处了解到,第批近期监管部门通知地方,专项债项要求地方申报2022年第三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目新目纳其目的源项在于着力发挥专项债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切实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入申
按照监管要求,监管基建此批申报项目可在交通基础设施、求地能源、报年报范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既有九大领域的第批基础上,将新型基础设施、专项债项新能源项目纳入申报范围。目新目纳所谓原有九大投向领域如下图所示:
一些地方还对新能源、源项新基建投向领域进行了细化。西部省份某地市发改系统人士介绍,该省通知,新基建项目支持市政、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信息化;轨道交通、机场、高速公路等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云计算、数据中心(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内)、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支持村镇、地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供热,深远海风电及其送出工程,边远地区离网型新能源微电网,高速公路充电桩。
监管部门要求,此次项目申报有两个“优先”要求:一是优先支持纳入国家和地方“十四五”规划的项目,优先支持纳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及省、市级重点项目;二是优先支持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必须已办理立项手续。当然,申报项目必须满足专项债券风险管理要求,即项目收益能够覆盖融资。
在此之前,2022年专项债项目已进行了两批次申报。财政部国库司司长王小龙今年4月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去年9月份,我们部署地方报送2022年的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今年1月份又会同发改委布置地方补报了一批专项债储备项目,合计两批储备了7.1万个项目。
据记者了解,在地方申报项目后,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将对项目进行审核。国家发改委主要对项目投向领域是否精准、前期工作是否完备、投资规模是否合理等因素进行审核;财政部主要对项目收益能否覆盖本息、项目信息是否完备、当年能否形成实物工作量、能否形成有效投资等因素进行了审核,只有两个部门共同审核通过的项目才能发行专项债。
据记者了解,前述西部省份还明确已纳入2022年准备项目清单的项目不再报送,但此前已报送但未进入2022年专项债券准备项目清单的项目,完善相关条件后,可再次报送。
从发行看,在本周发行结束后,6月末新增专项债发行将达到3.4万亿,今年剩余额度已很少,新一批专项债项目仍需额度匹配。前述西部省份向市州下发的预通知明确,2023年专项债券额度,可从此次申报通过的项目清单中选择项目予以发行安排。
(责任编辑:探索)
- 到2030年,力争5000亿产值!上海“1+4+5+6”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 上海9月29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例
- 世界黄金协会:8月份各国央行对黄金的需求依然低迷
- 人民银行发布报告:我国数字支付规模持续扩大
- 4万亿财政直达资金加速落地、支出,监管更严|数读中国
- 降低支付手续费新政落地一周年 银行业“规定动作”到位 “自选动作”出彩
- 日产奇骏驻车模块故障4S店让车主自费维修,网上投诉后第二天获免费更换
- 龙津药业近一年涨停25次,公司上半年营收降80%,归母净利润降150%亏损
- 星星科技虚增收入拟被处罚,这些投资者可申报股票索赔
- 农业农村部:目前猪肉价格水平总体上是正常的、合理的
- 28岁自媒体人创业实现财富自由,扬言挑战《华尔街日报》
- 金秋十月,这些新规影响你我生活
- 国际油价坐上“过山车”!扎波罗热核电站关键设备暂时无恙!“黑五”将至,欧美股市在等待……
- 环境部对青海省引黄济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