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厉以宁的诗词中,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是什么样的?
2017年6月的厉宁一个傍晚,厉以宁讲课结束后携夫人何玉春从光华管理学院五楼的词中办公室窗户远眺,只见光华周边各院新楼林立,光华管理未名湖畔,学院湖光塔影、什样荷香柳荫,厉宁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学校厚重的词中历史和文化积淀。作为一名在北大学习、光华管理工作、学院生活了66年的什样北大人,厉以宁对校园的厉宁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特别熟悉、词中特别有感情,光华管理此时的学院光华以“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什样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已走过了32年的光阴,在历任院长的带领和历届师生的努力奋斗下,学院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完整的学科结构、一流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学体系,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众多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有责任感的优秀青年学子纷至沓来、踊跃报考,光华管理学院也在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商学院而不懈努力,厉以宁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都是很有意义的,感觉也是很欣慰的。“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希望光华管理学院在后来人的接续努力下,秉承初心、砥砺奋进,培养造就更多杰出人才。
2018年9月16日,光华管理学院举行2018年开学典礼,厉以宁走上讲台,首次讲述他为光华管理学院的题字中“学”字少一点的缘故。他说,“那时候光华管理学院刚刚建成,方方面面还不完备,需要不断学习,向世界上著名的经济管理类学院学习,所以我在题字时就有意把‘学’字少写了一点,以取‘为学不满’之意。”“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光华管理学院不断在前进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种‘不断学习’的精神。”时光荏苒,如今厉以宁老师已经92岁,在光华师生心中,他不仅是著名的经济学家、经济学泰斗,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宽厚长者、一位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他把自己一生的时光和智慧都奉献给了经济社会改革与教育发展事业,以其学识、见识、德行和修养照亮后来者前行的方向。
(作者系全国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2年06月06日08版)
作者:刘焕性
(责任编辑:综合)
- 上市公司突破5000家,下一步改革怎么走?证监会交易所这样说
- 南通文旅集团原董事长张星接受审查调查
- “20金科地产MTN001” 展期获通过
- 盈利能力欠缺,百利天恒大额学术研讨会、拜访活动费用引关注
- 对话微电生理董事长顾哲毅:“国产电生理先行者”对标国际巨头 内、外创新两腿并行
- 微软乐观预期堪称股价“强心剂” 华尔街继续看涨
- 进博会倒计时|如何确保办展和防疫两不误?这些工作正有序推进
- 李维东:现实版“泰迪熊”,与冰川共存的伊犁鼠兔
- 瑞典多地遭遇暴雪袭击 公共交通一度瘫痪
- 国家能源局:我国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
- 双赢的好事要多做
- 缩表不足预期的20%,美联储为何“手下留情”?
- 中国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 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企一视同仁
- 山西汾酒首份ESG报告:董事长、总经理罕见同时致辞 详细介绍酿酒工艺